一个月连犯两次错误! 印度被中方当场敲打, 不合群就趁早退出上合
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18:02    点击次数:106

一个月之内,印度连犯两次错误,已经把自己变成了“万人嫌”,要是还不合群,那就趁早退出上合吧。

今年印度在上合组织闹了不少幺蛾子。

按照惯例,每次上合防长会最后,与会各国都要签署一份联合声明。

但这次印度不顾其他国家的诉求,公开跳出来唱反调,宣称联合声明没有包含谴责“跨境恐怖主义”的内容,所以他们拒绝签名。

印度这套说辞看似冠冕堂皇,其实就是把矛头对准了巴基斯坦。

莫迪的一贯论调,是想把自己国内治理失败、民族宗教矛盾频发的情况,都简单粗暴地归为所谓“境外势力”煽动的“恐怖主义”行为,趁机给巴基斯坦泼脏水。

不过印度这次跳出来搅局,是纯粹地损人不利己,犯了大错误。

因为拒签这件事一闹出来,对印度最不满的上合成员,既不是巴基斯坦,也不是中国,而是伊朗和俄罗斯。

说白了,这一轮上合峰会和北约峰会是“前后脚”召开,德黑兰和莫斯科多少都有点想给以色列和美国一个“下马威”的小心思。

结果印度看不清形势,为了给自己在印巴冲突中的失利找回面子,就把联合声明甩在了一边,俄伊估计心里都憋着一口气。

而这已经是最近一个月以来,印度在上合的活动上犯的第二个错误了。

前不久,以色列突袭伊朗,中东局势骤然升级。

为了稳定局势,防止出现大乱子,上合组织发表了一份声明点名谴责以色列,同时批评美国。

结果所有成员国里,还是只有印度“特立独行”,跳出来说他们没有参与这份声明的讨论,火速与之割席。

闹到这一步,全世界也都看明白了,谁是上合组织的搅局者。

其实不止是今年,从2017年“转正”成为上合一份子之后,印度就一直扮演着拖后腿的角色。

2018青岛峰会,印度因为不满联合声明中与“一带一路”有关的条款,跳出来闹拒签;

2019年比什凯克峰会,印度为了讨好美国,拒绝跟随其他国家一起谴责单边霸凌制裁行径,又当了“刺头”;

2022年撒马尔罕峰会,正值俄乌冲突白热化,印度为了彰显自己的所谓“中立”立场,又拒绝签署涉及乌东问题的联合声明;

2023年新德里峰会,因为中印边境对峙升温,印度再次上演“传统艺能”,仗着自己是东道主,直接在宣言里把“一带一路”相关的内容都给删了……

类似的戏码一再上演,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对印度的耐心,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。

这周,在印度一档政论节目中,我国受邀学者直接当场敲打印度,警告说,如果一个国家加入某个组织,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“不合群”,那不如趁早退出,不要再给其他成员添堵。

正常国家搞外交活动、参与多边合作组织,都是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,把敌人搞得少少的。

只有印度完全反其道而行之,成了个“万人嫌”。

现在除了上合组织,金砖组织也一样不可避免的要被印度影响,如果他们继续闹下去,洗牌重来不是不行。